“1元地圖走天下”的付進祿決定足不出戶了,不再外出開拓市場,而是堅持每天到中藥材交易市場中,走走瞧瞧,看上品質好的,便收入囊中;有時也采用交易中心的線上協商掛牌、摘牌方式買進賣出。
付進祿現年63歲,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就把中藥材裝進帆布背包,手提肩扛著從老家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出發,坐上綠皮火車去西安、鄭州、廣州等地,熬過幾個白天黑夜后,到達目的地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撐開地圖一邊查路線走街串巷,一邊吆喝推銷。
雖然辛苦,但收益頗豐。他舉例說,“8角錢收購的藥材,粗加工后的銷售價少則2元、多則4元。”也正是高額差價的紅利,他才從原先10多平方米的家庭作坊,于2000年擴大至占地2000平方米的加工園區,隨著加工設備更新,飲片等級分類也更加規范,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千噸。
然而,他外出的頻次卻逐漸降低,把更多的精力聚焦于本地,這一變化源于“千年藥鄉”隴西縣不斷規范交易集市,直至2012年擴大至占地180畝,且包含公共服務中心、檢測中心、培訓中心等多功能的交易市場,平臺吸引眾多藥農客商來此“淘寶”。
據悉,上述交易市場自運營以來,日均交易原藥350噸、飲片60噸,年交易量達到20至30萬噸、交易額約60億元,豐厚紅利吸引來3000多位外地客商常駐于此,這里已成為隴西,乃至甘肅省與全國各大藥商貿易洽談的平臺。
后來,該市場還上線運營了交易中心,集服務于中藥材產業鏈各環節,集交易、交收、倉儲、物流、檢測、融資、質量追溯服務于一體。付進祿介紹說,他在“互聯網+中藥產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的服務模式下,不再走南闖北,突破了原有藥材產地、銷地、集散地市場的空間限制。
如今,隴西縣中藥材產業上下游能夠“零成本、零距離、零時差”共享信息,實現“產家不出門,藥材銷八方”,中藥材流通也實現一鍵交易、融資、溯源,加速了中藥材流通,突破傳統交易瓶頸。
早在魏晉時期,藥學家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一書中就有“天下黃芪出隴西”的論述,近年來,隴西縣更是以打造“中國藥都”為目標,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核心區,中醫藥產業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