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產業是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中醫藥需求的不斷擴張,以及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提升中醫藥戰略地位及推進中醫藥服務等,也開始間接帶動中藥材市場的不斷擴大。
有數據顯示,我國中藥材市場成交額已從2018年的1518.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725.2億元。業內預計,2021年中國中藥材市場成交額將逼近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疫情、關口管控、天氣雨水等影響,中藥材的銷售集中在下半年,同時一些野生的動植物藥材也都漲幅明顯。另外,藥品價格下跌則主要是由于藥農生產過剩。綜合分析后,業內認為,未來這些因素也將持續影響2021年中藥材市場。
首先,自然災害幾乎每年都是影響行情變化的因素之一。因此,如酸棗仁、柏子仁、苦杏仁、連翹等易受低溫凍害或干旱、洪澇天氣影響的藥材就需要重點關注其產量消息。
其次,受到經濟大形勢的影響,一些生產上已調減的低價位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可能會上漲。而家種面積發展較大的藥材2021年則或將面臨生產過剩的壓力。如白術、白芍、當歸、黨參、丹參等藥材,即使價格觸底而出現反彈,也不會升的過高,只能在生產成本左右徘徊。但與之相反的是,隨著野生藥材隨資源減少,如蒼術、白鮮皮、威靈仙等藥材或將引導2021年藥市行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版藥典已正式實施。業內人士認為,新藥典的正式實施,對相關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中藥類飲片的農殘、重金屬、含量等任何一項達不到藥典標準,都屬于“劣藥”或“不符合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這無疑將快速淘汰掉相當一部分不合格的中藥材原料。在此背景下,企業也將更加重視對原料來源的把控。因此短期來看,新藥典更嚴格質量標準的實施,可能會刺激部分中藥材價格的上漲,如人參、前胡、新貨黃連等藥材,預計將會受到市場的追捧。
總的來說,對于中藥材市場而言,市場需求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原因,其價格變化都是在市場需求變動下的常態。實際上是,供給減少或增加、需求增加或減少,都將共同作用導致藥材價格出現波動。
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眾多中藥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管的不斷規范,以及新版藥典的完全實施,不少品種的標準將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這也將進一步提高藥企成本,對于藥企來說將是一個挑戰。
那面對這樣的情況,相關藥企該如何更好的應對呢?有業內人士認為,中藥企業可以建設自己的原料藥材生產基地,來從容應對價格變化。據了解,目前天士力、振東制藥、云南白藥等一批藥企,都有自己主要產品的原料藥材生產基地。
但實際上,相比于價格,業內認為,藥企更加需要重視對原料藥材的質量,以及上產環節的把控。近年來,在國家對醫藥質量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對藥企藥品質量、安全的需求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階段。未來,中藥質量安全將成為影響藥企發展的關鍵。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制藥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