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資源短缺現狀應得到重視。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甘楚林表示,近年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藥材生產技術不斷進步,標準體系逐步完善,50余種瀕危野生中藥材實現種植養殖或找到替代品,200余種常用大宗中藥材實現規模化種植養殖。但是,面對中醫藥臨床用藥、中藥產業和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國中草藥材供給仍面臨嚴峻挑戰,中藥材資源緊缺狀況日益加劇。
甘楚林說,過度采挖導致中藥材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部分中藥材特別是野生藥材產量逐年下降,珍稀藥材資源面臨枯竭困境。此外,分散種植、規模偏小、機械程度低造成中藥材產量不足。
據統計,我國63%的中藥材資源分布在西部地區,80%以上的中藥材種植面積由種植專業戶投資,這部分藥農的種植面積基本在100畝以下,其中絕大部分是幾畝、十幾畝。出于植被保護需要,部分地區對發展中草藥種植積極性不足,部分中草藥產量難以保證。
“許多中草藥品種無法在一塊通過GAP認證的土地上長期種植下去,必須倒茬換地的重茬問題困擾中藥材種植。”甘楚林介紹,絕大部分根、莖類藥材存在重茬問題。比如地黃,一般種植一年后就要換地,否則第二茬地黃產量只能達到第一茬30%至50%,而第三茬基本上顆粒無收。
據了解,河北安國市周邊種植的祁黃芪,由于連續種植,地力下降,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產區已遷延到山東文登、榮成一帶以及陜西、甘肅等西北地區。
甘楚林表示,缺乏優質中藥材種子培育基地,成為制約中藥材發展的重要因素。現階段我國栽培近160種中藥材,基本停留在使用農家品種或混雜群體階段。培育并經過審定或鑒定品種的中藥材只有枸杞、紅花、地黃、柴胡、五味子、人參等20余種,絕大部分中藥材種子沒有質量標準。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基礎,充足和優質適用的中草藥種植用地是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保障。甘楚林建議,建立中草藥種植特種用地紅線制度,對中草藥種植用地進行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
例如,制訂中草藥種植優質適用地分布圖譜。可根據全國第四次中藥村資源普查結果,對我國11146種藥用植物,特別是相對稀缺、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具體地理位置、種植面積、藥材產量進行動態統計,根據氣候、土壤、海拔和中草藥生長特性,對藥用植物有效適用種植地進行標識,制訂中草藥種植優質適用地動態圖譜。
同時,對相對稀缺、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適種地、野生地,實行紅線保護制度,劃出中草藥種植特種用地(包括山地、林地、耕地等)保護范圍、最低面積,實行嚴格的國家、省(區)、市縣保護。此外,大力發展中藥材種子培育基地建設,并將之納入中草藥種植特種用地紅線范圍。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