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藥產業發展規模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人們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消費支出越來越高。
2017年,我國已經達到17500億元,中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8442億元,約占整個醫藥產業工業總產值的1/3。可見,我國中醫藥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期。
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在2017年,已經達到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中投顧問測算,2018年,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2019年規模約為2.5萬億。
至2020年,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
圖表2011-2019年中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
注:2018、2019年為測算數據。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中藥飲片市場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戰略及扶持三農政策的相繼出臺,中藥飲片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目前,中藥飲片產業的市場容量不斷增大,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已進入一個全面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2017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843.4億元,2018年更是突破2000億元,達到2104.9億元,同比增長14.2%。隨著行業不斷發展,預計到2020年市場需求將超過3500億元。
2019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銷售收入超過2700億元。在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中藥也派上了用場。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蛲扑]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此外,產品也被山東、浙江、河北、上海、北京等多個省市發布的防治方案或診療方案推薦。
目前已有超40個院內制劑獲批,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治療效果顯著;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
基于此次疫情的中醫屬性,補虛藥(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化濕藥等中藥飲片有望實現銷量大漲。隨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及康復中顯現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飲片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3、新冠肺炎疫情對中醫藥產業影響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中醫藥系統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醫藥診療方案成為第三版至第七版國家診療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確診出院患者,大多數使用了中醫藥,專家團隊研究證實,中西醫結合與單純使用中藥和西藥相比,能較快地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核酸轉陰率,有效減少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發展,提高治愈率、減少病亡率。
正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同志指出的:實踐證明,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是有效的,中醫藥在防治新發傳染病方面是有優勢的,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方面是有獨特優勢和價值作用的。
新冠肺炎疫情在給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的同時,也為中醫藥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創造了一些難得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國際認同感更高。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積極參與全球抗疫,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上展現了良好效果,得到了更多的認可,為國際社會提供了獨具中醫藥文化匠心的中國方案,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第二機遇是產業發展更廣闊。疫情發生以來,中醫中藥受到更多關注,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制劑)不斷走向海外,2020年一季度安徽省中藥材及中成藥出口量同比增長15.7%就是一個例子。
隨著疫情蔓延,越來越多國家的民眾愿意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使用中醫藥、支持中醫藥,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促進了中醫藥產品和服務走向國際,進一步加快了中醫藥產業發展國際化步伐。
第三個機遇是交流合作更便利。中醫和西醫雖屬兩個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但都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尤其是這一次疫情防控期間,中醫藥的突出表現,為進一步推動中西醫結合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減少了中醫藥國際化的阻力。
總體來說,這次疫情對中藥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要主動作為,化危為機,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完善政策支撐,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及兩類規則的作用,以中醫藥國際認同度高的國家或區域為突破點,以文化為媒、醫藥為體、貿易為徑,推動中藥文化、產品和服務全面走向國際。
具體來說,要聚焦中藥走出去,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以文化為媒,加速中醫藥文化交流傳播。加強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等中醫藥國際推廣機構合作,運用現代醫藥學公認的科技術語和各種人體指標來描述、翻譯中醫理論,讓國外民眾能夠更為準確地了解中醫藥文化內涵理論和技術優勢。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民間團體、華人華僑力量,在海外舉辦大型中醫藥文化展覽、義診、健康講座和科普宣教活動,提高中醫藥文化認同度。組織海外教育界、醫療界高層次人士來我國體驗中醫藥文化,通過專家講堂、同行交流、民間探訪、中醫醫院和中藥基地參觀等形式,逐步提升當地民眾對中醫藥理論與保健服務作用的了解與認同。
二是以醫藥為體,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安全、有效、穩定、可控理念,立足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道地藥材生產為重點,著力從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領域、提高產業層次三個維度,構建集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醫藥貿易、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旅游、中醫藥延伸產業等六位一體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按照“企業建設、政府推廣、第三方技術支撐”的模式,構建電子監管信息平臺,完善藥品從生產、流通到銷售全過程的信息共享和反饋追溯機制,確保中醫藥產品“來源可知、去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究”。
三是以貿易為徑,暢通中醫藥對外貿易渠道。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及各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標準的研究與制定,營造有利于中醫藥產業海外發展的國際環境。強化政策扶持引導,支持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產品國際認證、境外專利申請,擴大出口市場。加強對中醫藥出口轉型升級的服務、協調和引導,圍繞人才培訓、市場信息、準入標準、產品創新、質量提升、品牌培育、市場開拓、宣傳推廣、救濟應對、貿易便利等關鍵環節,強化措施,提升能力,建設一批具有一定出口規模、出口潛力和技術水平的中醫藥外貿企業,不斷增加中醫藥貿易的國際市場創造力、競爭力和影響力。
4、中醫藥產業未來發展定位
截至2020年4月28日,已有33家中藥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一季報,其中23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24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占比72.7%。
中醫藥在抗疫中的表現,讓公眾認識到了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重要性。2020年以來,多地出臺支持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因能有效緩解癥狀、減少輕癥向重癥發展、提高治愈率、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等廣受關注。隨著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政策,2020年是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時間節點,這次疫情將催化中醫藥產業加快向現代化發展。
目前來看,整個中醫藥產業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從供給來看,中藥質量進一步提高、新品種數量增加、產能也在改善;從需求來看,新醫保目錄中,中藥占比一半,中醫診所的營收也保持穩定。
雖然目前中醫藥行業發展存在執業資質、教育、價值等問題,但在政策支持下新一代少壯派的中醫在成長中,越來越多的公眾認識到西醫的不足轉而尋求高質量中醫帶來的健康價值。而且,中醫診斷設備和診療軟件等現代技術的應用給中醫藥產業發展帶來了希望。
期待中醫藥產業在現代信息技術加持下重新煥發活力。中藥材并不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因為利潤不高導致一些藥材出現質量問題。要想真正提高中藥材的質量,需要從需求端拉動,讓中醫師的收入和療效掛鉤,讓中醫師關注和決定自己所用藥材的質量和來源形成產業鏈聯動,這才是長久之計。
中醫藥需要在產業鏈上游滲透,保證原料質量;同時,加快產品質量改革,緊跟國家政策要求,讓中藥產品劑型多樣化;此外,加強醫院及醫生教育力度,使更多醫生接受中西醫結合的方法。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 醫館視界)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