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在銀川市舉辦2021年鐵合金期貨系列培訓、調研活動。當前,在鐵合金基差點價模式成熟以及地區性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尚不確定的情況下,期貨日報記者跟隨鄭商所調研團走訪了一些鐵合金企業和相關貿易商廠庫,詳細了解鐵合金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其對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具體運用程度。
A 基差點價已成為主流貿易模式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近年來,隨著鐵合金現貨價格波動加劇,相關企業將風險管理擺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企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基差點價使得期現貨互動更頻繁、結合更緊密。
隨著鐵合金期貨逐漸成熟,企業開始熟練應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套期保值、基差點價都是行業常用的方式。
華融融達期貨鐵合金高級分析師李娟告訴記者,在鐵合金期貨上市以前,鐵合金生產企業大多根據市場協商價格及鋼廠招標價格報價,但因時效問題經常出現廠家間報價混亂,同時存在一定信用風險,利潤獲取不穩定。在鐵合金期貨上市后,生產企業一定程度上參考期貨價格進行報價,同時部分企業對外報價采用基差點價模式。例如,在期貨市場對部分產量進行套保,以套保合約為標的,貼水400—500元/噸出廠,在為企業轉移信用風險的同時穩定利潤,增強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作為買方,貿易商以及期現公司運用基差點價的方式進行采購,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交付更加靈活,縮短資金占用周期,暢通現貨流轉,為鐵合金產業的健康發展助力。
“目前,鐵合金行業上下游均已普遍接受基差點價的貿易模式,尤其是廠家和貿易商。無論是出廠定價,還是送往鋼廠的定價,都已形成了參考期貨價格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點價的模式。上下游企業利用這種模式進行交易,擺脫了傳統一口價模式所造成的直接博弈,加強了交易價格的透明度,提高了交易達成的效率。”豫新投資總經理助理張水深有體會地說。
青海福鑫副總經理甘占奎告訴記者,“期貨價格+升貼水”的定價模式可以保證賣方獲得合理銷售利潤。對買方來說,相對于傳統的一口價模式,基差點價保證商品有了確定的上家,可以先提貨,有利于合理安排生產;擁有定價的主動權,靈活性強,可以降低采購成本。
“硅鐵(7448,-74.00,-0.98%)貿易商可以在期貨貼水現貨的時候,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期貨采購成本優于現貨采購成本。當期貨價格漲幅大于現貨價格漲幅時,則繼續持有期貨多頭頭寸;當現貨價格跌幅大于期貨價格的跌幅,則考慮在期貨市場直接交割,或提前期轉現,或平倉期貨頭寸的同時采購現貨。”廣發期貨建材研究員周敏波說。
在上述受訪人士看來,一是基差點價豐富了行業內的定價形式,以前買方是價格的接受者,有了基差點價后,買方可以在一定時期內選擇較低價格執行合同,提升了買方的定價權利。二是基差點價相對于傳統模式,價格更加公平、透明,效率更高;三是在下游對價格接受度不高的時候,點價交易可以吸引下游先訂貨,有利于提升銷售規模,實現現金流的正常運轉。
B 貿易商廠庫積極發揮“蓄水池”作用
目前,鐵合金企業在日常經營中運用期貨等衍生工具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作為市場風險“蓄水池”的貿易商廠庫,其對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運用自如,通過期現結合,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實現了企業穩定經營。這些期貨“主力軍”在不斷升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中實現“蛻變”,甚至還將對期貨的定位由服務自身延伸至整個產業鏈。
目前,在傳統基差點價模式外,風險管理公司開始通過在不活躍合約上進行做市、基差點價中嵌入場外期權等方式,更好地服務產業企業,滿足企業的各類個性化需求。
“針對廠庫利用率較低、廠庫總體家數偏少的問題,鄭商所前段時間設置了四家鐵合金貿易商廠庫,擴大了廠庫范圍,提升了廠庫總體規模。從最近兩個主力合約的期現價格回歸和最終交割情況來看,廠庫對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期現回歸等,起到了關鍵作用。”張水說。
在走訪的企業中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銀河德睿作為鐵合金貿易廠庫之一,致力于金融衍生品與大宗商品現貨的跨界結合,以便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
“近一年來,我們在鐵合金產業鏈上不斷摸索與創新,積極開展各類期現業務,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保持密切合作,主要包括倉單服務、基差貿易和含權貿易等。”銀河德睿鐵合金專項負責人吳佳津介紹。
在傳統貿易模式中,鐵合金生產企業處于較為弱勢的一方。以硅錳合金廠為例,其原材料(錳礦)的定價權被海外礦山以長協定價模式鎖定,而產成品定價權牢牢把握在鋼廠手中,鐵合金廠的風險暴露程度高,尤其是2020年7月到11月,寧夏硅錳出廠價在5700—6000元/噸區間振蕩,長時間的底部橫盤使得不少生產企業積壓庫存,甚至“逼停”了一些小型合金廠。“在此背景下,銀河德睿積極幫助現貨企業生成倉單,順利完成標準倉單的賣出交割,使得企業高效處理過剩庫存,渡過暫時性難關。倉單服務能參與到企業的供應鏈中,為企業的供應鏈保駕護航。”吳佳津說。
調研中記者發現,銀河德睿通過業務協同,豐富基差貿易定價工具,打造業內獨有品牌。吳佳津說,公司通過鄭商所成熟的倉單系統探索更多倉單業務模式,目前現行的倉單業務主要有兩種:一是依托鄭商所期貨合約進行倉單服務業務的代采購、代保值、代交割業務,充分利用期貨合約流動性協助產業管理價格風險、進行庫存管理;二是依托利用德睿通暢的上下游產業鏈合作關系,協助產業客戶完成第三方代采購業務。此外,銀河德瑞還將含權貿易等新型交易策略運用于鐵合金貿易之中,幫助產業企業規避風險、鎖定利潤。含權貿易本質上是結合衍生品開展現貨貿易的新型貿易模式,幫助企業優化期貨點價價格,并直接讓利給實體企業。此貿易模式將復雜晦澀的期權工具直接內嵌在現貨貿易中,極大減少了企業對場外期權條款的陌生感,清晰明了地闡述業務風險與收益,進一步提高了產業鏈中各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
例如,2020年11月初,銀河德睿向某硅錳生產企業以-400元/噸基差對標錳硅(7184,-94.00,-1.29%)2101合約采購產區的硅錳合金,當時盤面價格在6200元/噸。生產企業希望以6400元/噸點價成交,但又擔心價格下跌。在此背景下,銀河德睿設計出類海鷗含權貿易,幫助企業增加額外收益。海鷗期權組合主要應用于匯率或其他貨幣風險管理中,多以現金結算為表現形式,而銀河德睿受此啟發,將類似的場外期權組合揉入現貨貿易中,類海鷗含權貿易由此而來。通過調節套保區間,可以使期權組合的成本實現完全對沖,幫助客戶鎖定收益,避免在現貨交易中遭受損失。該策略采取約定交易日結算,當日期貨價格達到目標價格時即可按照理想價格賣出現貨,若期貨價格無法達到約定價格時給予客戶最高200元/噸的補貼。該策略以期貨作為基礎保值方法,配合期權作為風險管理的補充工具,成功規避了現貨價格下跌對生產企業現貨敞口庫存的不利影響,取得了良好的保值效果。
據了解,目前合金品種的交割庫主要集中在華東(南京、常州等)和華北(邯鄲、天津等)地區,其是下游消費企業的聚集地,因此啟用產區倉庫、服務上游實體企業的需求就顯得非常迫切。
吳佳津告訴記者,在鄭商所的支持下,風險管理公司開創了“廠庫+產區倉庫”的操作形式,此舉可高效整合產業鏈資源,發揮最大化經濟效益,其突出作用一是將各生產企業的多余庫存進行整理調配,實現庫存精細化管理,同時幫助上游企業快速回籠資金,當日入庫的貨讓企業當日收款,盡力為企業縮小資金缺口;二是幫助下游企業和中間貿易商靈活挑選品牌,對不同用戶制定個性化的銷售方案,滿足終端客戶品牌多樣化的需求;三是針對期貨盤面與現貨市場運行情況,靈活調配庫存,改變期現貿易商單一的“采購-交割庫發運”的模式,較好地平滑上下游的突出矛盾。
在上述受訪人士看來,貿易商廠庫與產區倉庫相結合,可以更好地起到資源“蓄水池”的作用,發揮資源集散樞紐和“應急性”功能。
C 鐵合金產業朝新型工業化方向發展
“鐵合金產業逐漸從小、散、污染的產業,向集約、環保的優質新型工業化產業發展。目前行業內運營的企業運作較規范,且具備規模優勢的頭部企業,正充分受益于目前良好的供需格局。”中原期貨資深分析師房國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那么,鐵合金行業呈現怎樣的供需格局呢?
據了解,目前全球硅鐵年產能在1110萬噸左右,我國產能約800萬噸,不過近幾年國內多家小硅鐵企業停止生產,我國實際產能處于550萬噸的水平。從實際的開工情況來看,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硅鐵企業平均開工率維持在47.3%。2019年我國實際硅鐵產量560萬噸,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硅鐵產量為534萬噸,同比下降4.64%,預計2021年產量會有所回升。2020年我國硅鐵產量最高的地區是內蒙古,產量為196.7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6.6%,接著是青海、陜西、寧夏、甘肅,產量占比分別為19.62%、16.69%、15.96%與8.45%。硅鐵出口方面,據統計,2020年我國硅鐵出口數量為28萬噸,同比下降28.2%,預計隨著海外疫情好轉,2021年我國硅鐵出口數量會出現回升。而在需求方面,據統計,2020年我國硅鐵表觀消費量為506萬噸,同比增長20.2%,預計2021年我國硅鐵表觀消費量約為530萬噸。2021年一季度,我國硅鐵產量達到156.33萬噸,同比增加18.1%。
房國棟介紹,2020年我國硅錳累計產量1021萬噸,同比減少2.2%。硅錳產能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南、云貴等地。其中,硅錳產量最高的是內蒙古地區,產量為411.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40.3%。接著是寧夏、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區,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9%、16.2%、8.23%和3.1%。2020年國內三大產區開工率均呈現V形狀態。內蒙古產區年開工率均值維持在68%左右,由于主要廠家爐型及時改造完畢,年內受政策及外部因素影響較小,整年生產穩定,大部分新增產量投放于內蒙古區域;寧夏地區企業響應環保政策,整體設備升級技術改造基本完成,開工率也基本維持在較高水平;廣西區域由于仍有不少中小企業在枯水期受電費高昂等因素的影響,整體開工率維持在低位,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開工率波動較為明顯。2021年一季度我國硅錳產量達到262.4萬噸,同比增加10.8%。
“從供需格局來看,目前硅鐵供應略寬松,但從表觀供需平衡表分析則處于緊平衡中。4月內蒙古地區產量整體有所增加,寧夏地區有增產的趨勢,硅鐵產量仍未達到頂峰。寧夏執行的是每度電4毛錢,但近期蘭炭和氧化鐵皮價格上漲,硅鐵綜合成本在5400—5600元/噸不等,現貨價格已經有1000元/噸的利潤,期貨端有1500元/噸的利潤,高利潤將驅動其他未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的生產企業保持高產模式。”李娟分析道。
記者在走訪企業時發現,目前硅錳供應略寬松。從企業開機情況來看,寧夏地區有九成裝置在產,且仍有新建裝置未投產,內蒙古4月能耗雙控的影響力度小于3月,部分3月停產的裝置已經復產,疊加進入5月南方電費大概率下降,二季度硅錳產量有望逐步恢復100萬噸之上。
D 雙控政策成為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2020年年末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表示,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內蒙古地區確定2021年全區能耗雙控目標為單位GDP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萬噸標準煤左右,能耗總量增速控制在1.9%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價值)下降4%以上。而內蒙古地區為全國硅鐵、硅錳產區最為集中區域,產能、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在對鐵合金行業的具體限制細則中,對能耗總量設置天花板,意味著產能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快速增長,不過產能退出仍需要時間,但是增加限制類爐型電費,對于2021年征收標準為限制類每千瓦時增加0.1元,淘汰類每千瓦時增加0.3元。硅鐵、硅錳成本增加400—800元/噸,成本增加會加速限制、淘汰類企業退出市場。
期貨日報記者在調研中獲悉,4月16日寧夏應對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節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辦公室在《2021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及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中,要求全區GDP能耗下降3.3%,能耗增量控制在260萬標準煤內,同樣要實行差別化電價政策。雖然目前具體細則沒有公布,但是作為高耗能行業,鐵合金產業受限制的概率仍舊較大。尤其寧夏地區作為鐵合金生產的第二大區域,市場對鐵合金產量下降、成本增加的預期仍舊較強。
“年初內蒙古地區的能耗雙控對硅鐵產量造成短期擾動,但對硅鐵供應端的實際影響并沒有市場預期那么大。內蒙古地區產量下降,使得甘肅、青海、寧夏地區增產的積極性提高,一季度,硅鐵、硅錳產量持續回升,進入4月后供應端仍延續逐步寬松的趨勢,現貨價格出現回落,不過由于成本提升,合金廠家挺價的意愿較強。
同時,目前寧夏地區的雙控措施仍對市場產生較好的預期。樂觀情緒會帶動硅鐵、硅錳價格上行。不過,若后續生產受限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不及預期,則硅鐵供應量有望繼續恢復,仍將限制價格上行高度。”房國棟說。
接受調研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下游需求方面,2021年終端用鋼需求仍舊樂觀,有望延續去年增長的態勢。粗鋼產量也維持增長態勢。工信部表態要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實現同比下降,作為粗鋼生產必備的原材料,預計硅鐵、硅錳全年總需求將會有所下滑。不過,2021年海外復產仍將持續,硅鐵產量、出口量有望得到持續改善,硅鐵、硅錳全年出口預計將增長,而出口增加將一定程度上對沖國內需求下降,從而支撐硅錳、硅鐵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