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藥價格下跌
據天地云圖大數據分析,4月份價格下跌的中藥材增多。尤其是與3月份對比,上漲品種增加不多,下跌品種大幅增加。
4月份中藥價格下跌前25名
(數據來源:天地云圖大數據)
從4月份價格下跌前25名的中藥來看,白豆蔻的降幅是最大的。據分析,該品種的價格是逐步從高位下滑,目前的市場價格從4月初140元下跌到目前105元。該品后市來貨多少將決定后市價格,如果供大于求,接下來價格有繼續下滑的可能。
除了是價格處于高位開始下滑,也有品種降價是由于市場需求減弱、產地資源流通緩慢影響。
例如白茅根、金銀花等,就是由于藥企采購量下降,市場行情持續下滑,導致價格呈現下滑趨勢,且短期內還有繼續下滑的可能。例如干姜,是由于去年高價刺激種植,產量增加,市場供貨大于需求。以上只是部分品種4月份與3月份價格的對比,實際上,有些品種是近年來持續在降價的,譬如三七。
眾所周知,三七是一種名貴中藥材,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是云南文山三七的采挖季節。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今年以來三七的價格一路走低,甚至跌破成本價。據云南文山州麻栗坡縣童心三七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楓凌介紹,三七的價格應該是有史以來最低的一次。種子今年也相對便宜,30元一市斤,最貴的時候,像2012年賣到1000元一市斤。此外也有藥材銷售商表示,今年的三七是這10多年最便宜的一年了。8頭的只有600元一斤,最貴的時候1000多元。
據央視報道,三七價格的大幅下滑,是由于過量產能和庫存,再加上近期工業端三七原料需求量的下滑,導致價格出現持續低迷,成本已出現嚴重倒掛。事實上,在中藥材領域出現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像丹參、牛蒡等藥材,都出現過上述一樣的情況。
這些中藥,漲價潛力巨大
其實,中藥材的價格不是固定的,有落就有漲。那些價格掉得過兇的品種,未來一定有潛力漲回來。
一些藥材價格長時間走低,有的甚至跌到藥農都種不夠回本。在這種行情下,藥農種植的積極性會降低,市場供應和產品需求就會失衡。連續多年價格低迷,很多藥農已選擇放棄種植。這種情況下的品種,便具備了一定漲價潛力的。由于農副產品價格普漲,勞力成本上升,部分前期接近生產成本品種行情會繼續保持上行態勢。如太子參、孜然、川姜黃、土茯苓、香附、桔梗等。
此外,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也在近三年具備很大的漲價潛力。如黃芪、當歸、知母、甘草、川芎、枸杞子、金銀花等。例如黃芪,被列為三年最有機會暴漲的中藥材,它當中蘊含著黃芪皂苷、多糖等營養成分,用其沖泡飲用可起到可起到利尿消腫等藥用價值。據了解,種植黃芪一畝利潤大概在1500~2000元,且目前還在不斷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20年版藥典全面實施,加強對中藥材(飲片)33種禁用農殘等檢驗要求,意味著對上市中藥材的質量要求更高。在嚴格的要求下,一些中藥材可能會迎來漲價潮。
賽柏藍特約撰稿作者、中藥材行業資深人士月下獨酌告訴賽柏藍,例如連翹這個品種,2020版藥典對其增加了揮發油檢項后,目前揮發油不夠的“生曬貨”或“氣蒸貨”連翹價格在60~70元/公斤,而完全符合新藥典的無柄連翹當前已經賣價到80~90元/公斤;而例如淫羊藿這個品種,2020版藥典對其增加了“摘取葉片”的要求,目前市場上不符合藥典標準含柄桿的價格在90元/公斤左右,符合2020版藥典“摘取葉片”無柄的價格則上漲到240元/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版藥典的要求下,除了對中藥材要求提高,對下游企業的要求也同步在提高。對中藥飲片、中成藥而言,各大藥企都將避免用那品質較差的品種,都想用質量好的、含量夠的。市場上對于高品質中藥材的需求,在一定時期內都將是大于市場供給的狀態,因此那些質量標準高的品種,同樣有著明顯的漲價潛力。
此外,受疫情的影響,一些以進口為主的中藥材,價格也呈持續上漲態勢。據天地云圖大數據分析,馬錢子、補骨脂等藥材,受到疫情影響,口岸來貨有限,貨源一直較為緊張,價格持續上漲,且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數據顯示,2010-2019年,國內中藥材進口量年均增長3.23%,但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藥材預計進口量下降28.07%,約為10.18萬噸,為近15年來最低值。
4月份中藥價格上漲前25名
(數據來源:天地云圖大數據)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賽柏藍/天地云圖大數據)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