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鑄華章,繼往開來啟新程。中國共產黨隴南市武都區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將于2021年11月15日—17日在武都召開。回顧過去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暴洪災害,在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區委團結帶領武都區黨員干部群眾,真抓實干,攻堅克難,順利完成區第十六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與全國甘肅省隴南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區十七次黨代會召開之際,隴南武都發布微信公眾號、隴蜀之城APP將推出《聚焦黨代會奮進新征程》專欄,報道武都區過去五年來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進一步激勵武都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勇擔新使命、奮進新征程、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美麗幸福新武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又到了挖中藥材的季節了,今年中藥材長得也好,價格也相當好,比種植其他農作物收益好的多,收入也好,而且中藥材對疫情防控還有很大的作用。”馬營鎮碌壩村村民賈玉科高興的說。
走進深秋的馬營,記者看到中藥材種植戶賈玉科趁著天氣晴好,正忙著和家人一起采挖自家8畝地的中藥材。
武都區作為黃芪的主產區,所產黃芪品質最佳。據了解,在省衛健委公布的“甘肅方劑”2個有效藥方中,黃芪、半夏作為主藥位列其中。在武都中藥材產業集聚發展的地方有很多。馬營鎮的大黃、池壩鄉的當歸、隆興鎮的黨參、安化鎮的紅芪、玉皇鄉和郭河鎮黃芪、龍鳳鄉的紋黨、黃坪鎮的貫葉連翹、月照鄉豬苓、裕河鎮天麻……截至目前,武都區中藥材產業已帶動6.8萬戶人口28.1萬人增收致富。可謂種下了“中藥材”,也開出了“致富方”。
池壩鄉楷軍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石楷軍中藥材種植面積在60畝左右。2014年前,他一直在蘭州打工,后來回家發展中藥材,如今干這一行已經七年多了。
說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石楷軍說:“由于池壩鄉海拔較高,傳統農作物種植難度大,卻非常適宜種植大黃、黨參等中藥材,也能夠帶動村里貧困戶脫貧致富。目前,合作社吸納了三十多名貧困戶務工,他們在采收完自己家種植的藥材后還能每天到合作社打工掙錢,每天可以掙到一百多元。”
每年到了中藥材收購的季節,就是馬營鎮碌壩村村民陳文全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全家老少齊上陣,對剛采挖的中藥材進行粗加工,這批藥材在經過加工晾曬后,將被發往四川、福建等地。
陳文全告訴記者:“現在到了挖中藥材的季節了,我們家里種植了大黃、當歸、黨參等中藥材,都是當年種當年收。現在藥材的價格也好,我們收來進行粗加工,然后賣給村里的合作社進行細加工。今年的收入還算可以,能掙十萬元左右。”
隨著電商直播行業的發展,在農村許多返鄉青年也加入了直播大軍,而王保玉就是其中一位,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自己的直播間向網友們推介武都的中藥材產品......短短2小時內,他就在自己的直播間賣出去了100多單產品,收入達8000多元。
“直播間的家人們為主播點點贊,我是當歸小哥,是一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營鎮的抖音主播,通過抖音平臺,把我們本地的當歸、黨參、黃芪、大黃推廣給更多的朋友,讓南方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這個地方能盛產很多很多的特產……”王保玉正在直播帶貨。
同時,武都區借助網絡平臺“云吆喝”,通過線上推廣、直播帶貨等方式,依托“云”資源帶火本土農特產品銷售,既帶動了鄉村、農戶、商戶、企業發展,也帶“活”了鄉村經濟。
隴南市武都區百草園中藥材合作社負責人馬文斌自信地說:“之前我們是做傳統電商的,主要是做拼多多、淘寶,今年十月份才開始從抖音平臺做直播帶貨,現在的話,平均每天直播兩場,一天就在五個小時到六個小時,效益還是比較可觀的,我們準備通過抖音平臺把我們家鄉道地的中藥材能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2021年武都區中藥材新植面積13.36萬畝,累計種植面積達到20.86萬畝,其中,大宗中藥材紅芪2.8萬畝、黨參3.3萬畝、當歸1.3萬畝、大黃1.3萬畝、黃芪3萬畝,其它藥材1.66萬畝。武都區共建立標準化種植示范點10個、標準化良種繁育示范點2個,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80多個,制藥企業1家,中藥材加工企業100多家。其中中藥材加工率逐步提高,中藥材產業實現了從良種繁育、生產基地、產品加工、銷售、制藥的經營體。目前,武都區已累計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20.5萬畝,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180家,中藥材總產值達6000萬元。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網站)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