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農村局:
為指導各地科學應對夏季高溫、洪澇等極/端天氣,切實抓好中藥材生產管理,我廳研究制定了《2022年全省中藥材應對夏季極/端天氣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生產實際,認真參照執行。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2年8月3日
2022年全省中藥材應對夏季極/端天氣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入夏以來,我省頻繁遭遇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對中藥材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切實抓好中藥材夏季生產管理,保障中藥材產量和品質,特制定本意見。
一、夏季高溫、洪澇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
(一)根莖類藥材。7月-9月是丹參、黃芩、黃精、玉竹、西洋參、北沙參、百合等根莖類藥材的根系膨大期,也是產量及質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遭遇暴雨,根系難以正常進行有氧呼吸,養分吸收能力大大減弱,植株生長受到抑制。一般而言,水淹72小時以上,大部分中藥材的根系將會死亡,造成減產甚至絕產。此外,高濕高溫環境為多種病害的暴發與流行提供有利條件。淹水植株的抗病能力急劇降低,導致藥材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加劇。
(二)葉、花、果類藥材。金銀花、玫瑰花、菊花、紅花等花類藥材在生長期遭遇暴雨會落花,產量下降;采收及儲存時易發生褐變,影響品質。栝樓、山楂、酸棗仁等果類中藥材則會影響開花授粉,果實成熟的則會落果;采收及儲存時易發生腐爛、霉變,導致產量與品質雙降。
二、應對夏季高溫、暴雨的生產管理措施
(一)及早做好災害應對準備。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落實各項防災措施。及時檢查、維修、保養各類排澇設施,疏通與清/理溝渠,確保排水通道暢通。
(二)及時排水清淤。及時排水清淤是預防澇災中藥材減產的關鍵一招。暴雨后,要抓緊開挖排水溝,疏通畦溝、圍溝和腰溝,做到溝溝相通,保證雨停水走,盡可能縮短中藥材受淹時間。對整體地勢低洼、或易發生內澇的地塊,要安排動力排水,減輕病蟲害發生,促進根系恢復生長。
(三)抓好基地修整。金銀花、玫瑰花、丹參、黃芩、栝樓等田間種植密度較高的品種,要及時清/理殘枝落葉,修剪植株下部老葉、黃葉及病葉,減少病菌滋生。西洋參、黃精、栝樓等建有遮陰棚及棚架設施的品種,要及時搶修維護,加固棚架,更換破損的遮陽網或秸稈,防止雨后天晴高溫暴曬。西洋參要特別注意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做好通風,可在遮陰棚的東西向每隔2m~4m開設60cm×80cm的通風口一個,促進棚室內空氣流通。
(四)適時中耕松土。雨后排除田間漬水后,適時進行田間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結,影響根系生長,并及時施用生石灰、托布津、多菌靈等廣譜抗菌藥物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五)加強病蟲害防治。暴雨后,各類病害的發生概率明顯提高,要提前加強預防,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我省中藥材常見病害為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和葉斑病等。根腐病可用適樂時進行灌根,炭疽病可用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325g/L)噴霧,枯萎病可用烯肟菌胺·苯醚甲環唑懸浮劑噴霧,葉斑病可用40%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懸浮劑噴霧。各類藥劑的使用量及使用時間要嚴格按照規定,嚴禁使用《中國藥典》(2020版)規定的33種禁用農藥,切忌發生農藥殘留。
(六)做好科學施肥。田間土壤養分在雨后流失嚴重,要及時進行追肥。待植株恢復活力后,可結合中耕追施多元復合肥,也可結合殺菌藥劑的噴施,增施磷鉀肥為主的葉面肥,促使植株快速恢復生長。
(七)搶收與補種改種。對艾草、薄荷等葉類、全草類藥材應及時組織搶收,減少損失。對丹參、西洋參、黃芩、黃精等多年生根類及根莖類藥材,視受災情況,可提前進行采收,并及時做好干燥等產地加工。對受災嚴重且無法恢復生產的地塊,及時深翻消毒,改種其他藥材或作物。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