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表示,自2010年以來,農業部組織制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農產品中5450項殘留限量標準,使我國農藥殘留標準數量比之前的870項增加了4580項,為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強力支撐。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規范標準制定,實現原理、程序、方法與國際接軌。制定了《食品中農藥殘留風險評估指南》、《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制定指南》和《農藥每日允許攝入量制定指南》等技術規范。茶葉中茚蟲威等8項限量標準上升為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同時,已頒布實施的3650項限量標準全部經過WTO/SPS通報評議。
二是完善標準體系,增強標準的系統性和配套性。清/理整合17部食品中農藥殘留標準,形成統一的食品中農藥殘留強制性國家標準。清/理修訂413部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基本解決了鮮食農產品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嚴重不足及檢測方法與標準不配套的問題。
三是編制工作規劃,增強標準制定的前瞻性和計劃性。編制了《加快完善我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明確到“十三五”末,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將達到1萬項,形成基本覆蓋主要農產品的完善配套的農藥殘留標準體系。
制定和完善農藥殘留標準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要增強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做好農藥殘留標準制修訂工作,嚴把技術評審關口,為加強農藥殘留監/控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力爭到2020年,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及其配套檢測方法標準達到10000項以上,實現“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的目標。
二要搞好“兩個銜接”。做到農藥登記和殘留標準制定的同步銜接,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合理銜接。
三要強化“三個注重”。更加注重標準的科學性、針對性、保護性,開展有針對性的風險監測評估研究,增強標準對農業產業安全的保護作用。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