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來,國內多項經濟數據回升顯示宏觀政策加力顯效,商品市場情緒得到提振,加之此前棉價已經跌至低位,受利好刺激下,棉花行情小幅上漲,但在美國關稅陰影下,行情轉向,24日再次下跌。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1月24日3128B級皮棉現貨價格在14747元/噸,較月初上漲0.46%。
期棉方面,國內外棉價走勢分化,國內棉價弱勢反彈,國外棉價繼續下行。截至24日,鄭棉主力合約結算價在13510元/噸,較月初的13520小幅下跌。ICE期棉方面,截至23日,主力合約結算價為67.47美分/磅,較月初下跌1.6%。
國內市場方面:
供應端:據統計,截止2025年1月22日,新疆地區累計加工2024/25年度新棉接近640萬噸,同比增長幅度仍高于18%;累計新疆監管類公證檢驗皮棉623.72萬噸,同比增幅15%左右。
庫存端:截至1月17日,棉花商業總庫存530.98萬噸,處于歷史高位。隨著單日加工量的減少,棉花庫存增速放緩,同時由于下游需求減少,導致庫存持續上升。進口方面:2024年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61.8萬噸,同比增加超三成,處于近十年來最高水平。從全年分國別累計情況來看,進口品類位列前三的分別為巴西棉110.2萬噸,占比42.10%,同比增加92.83%;美棉87.6萬噸,占比33.44%,同比增加16.48%;澳棉32.9萬噸,占比12.56%,同比增加21.15%。
宏觀方面:國內宏觀政策轉向積極方向,首次提出了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增收擴內需的多元化策略。目前由于棉花供強需弱的基本面難以給予盤面支撐,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對于棉花市場上情緒影響尤為重要。市場信心提振下,拉動棉價小幅回暖。
國際市場方面:
產業端:美國農業部2025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25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00.63萬噸,環比增加61.14萬噸,同比增加140.76萬噸;消費2523.27萬噸,環比小幅調增3.37萬噸,同比增加34.14萬噸;期末庫存1696.25萬噸,環比調增34.47萬噸,同比增加81.52萬噸。按此預測,全球棉花產大于需77.4萬噸,供應充裕預期有所強化,對外棉價格形成打壓。
宏觀方面:當地時間1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美國政府正在討論從2月1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業內判斷,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一次性加征10%關稅或只是起步,而后可能會逐月加征關稅。
2024年美國從中國市場進口的紡服份額從2018年的49%下降到目前的33%,棉制品占比從2018年的32%下降至目前的22%,下滑幅度比較大,但美國仍然是我國的出口貿易大國,若美國加征關稅,對我國紡服的出口將造成較大影響,一旦歐盟及其它國家緊跟美國步伐,對2025年的出口市場壓力加大。
下游需求: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顯示,截至2025年1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4.9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減少0.1天,同比增加1.4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1.7天。測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76.5萬噸,環比減少0.3%,同比增加9.6%,
下游棉紡織企業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陸續放假,補庫支撐有限。棉紗市場進入收尾階段,市場交投接近停滯,報價暫停或持穩。截至17日,主流地區紡企開機負荷為56%,較前一周下跌1.6%。
后市預測:隨著春節的臨近,棉花供需雙方博弈僵持,暫無明顯的市場方向,短期行情持穩。節后市場情況來看,供需形式短期內預計無明顯變化,外盤不確定因素較多,市場關注美國關稅情況和國內政策端落實下需求改善情況。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