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以來國內棉價窄幅下行,美國3月4日起再對中國加征10%關稅,2025年累計加征關稅20%,市場擔心關稅使美國進口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的價格大幅上漲。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3月6日3128B級皮棉現貨價格在14866元/噸,較月初下跌0.62%。
國內方面:
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消息,我國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棉花等進口商品加征15%關稅。據公告進一步說明,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同時,公告還指出了過渡期安排:2025年3月10日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定加征的關稅。
此消息一出,對美棉影響較大,關稅將提高美棉使用成本,對其形成直接利空,而短期對中國主港保稅/即期美棉的通關進口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存在提前裝運到港采購美棉現貨的可能性,但同時后期需求將被提前透支。
從國內情況來看,對美棉加征進口關稅會導致進口縮量以及成本增加,但短期看影響程度或相對有限。自24年7月起我國進口棉中美棉占比開始持續下滑,特朗普當選后月度進口占比更是降至10%以下。2024年中國進口美棉87.6萬噸,占當年中國棉花進口總量的33.44%,而從巴西進口棉花110.2萬噸,占比為42.10%,巴西棉正成為國內占比最主要來源地。截至2月20號,24/25年美棉的累積簽約量為225萬噸,同比偏低7%;其中中國的累積簽約量為19.1萬噸,同比減少80%。
下游方面
當前紡企開機率回升,但訂單未見明顯改善,新訂單跟進乏力,貿易商基本按需采購,市場普遍認為傳統旺季不及預期。同時由于美國加大關稅力度,出口市場將承壓,高關稅導致中國服裝出口的競爭力下降。雖然2024年中國棉制品進口占美國市場份額已從2018年的32%下滑至22%、但美國仍是中國棉制品出口除東盟、歐盟外的第三大市場。2024年美國自中國進口棉制品累計37.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2%,呈現顯著增長的勢頭。
國際方面:
由于中美互加關稅導致市場對貿易形勢緊張的擔憂升級,棉花價格已跌破66美分的長期支撐位。4日ICE期棉最低至62.54美分/磅,創下近期單日最大跌幅,價格位于近四年半低位。截至3月5日,美棉主力合約結算價63.67美分,較2月底下跌2.42%。宏觀變化不定或使美棉短期將在區間弱勢震蕩,同時若美棉出口受到影響,美棉價格或將再度向下。
后市預測:宏觀局勢復雜多變,短期對市場情緒影響較大,但情緒釋放后,主要還是關注產業基本面情況。由于24/25年度國內產量創新高,本年度整體進口量預計同比下降。當前國內商業庫存高位,而需求端仍未出現明顯好轉,預計貿易摩擦對棉價影響有限。中美互加關稅之后,紡織品出口美國已無利潤,在美棉進口成本進一步增加的情況下,將會影響我國進口美棉數量,美棉出口將面臨嚴峻挑戰,全球棉花進出口格局可能出現新變化。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