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枸杞加工車間干了七、八年,這里干活離家近,也不用風吹日曬,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9月23日,寧夏同心縣菊花臺村村民馬飛兒告訴記者,在枸杞加工車間工作,讓她可以供養3個孩子。
當天,記者探訪寧夏同心縣菊花臺村。萬畝枸杞地里,不少村民在其間勞作,附近的加工車間內,亦有村民在忙碌……通過發展枸杞產業,當地民眾的錢袋子變得越來越鼓。
“2014年的時候,這里的村民70%都是建檔立卡戶。”菊花臺駐村第一書記劉宏波介紹,原來的菊花臺村底子很薄、貧困面很大,近年來,通過政策扶持以及發展枸杞產業,當地的村莊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
枸杞種植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菊花臺村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就業崗位。劉宏波告訴記者,在6至7月的枸杞采摘高峰期,村子里有近2000人來到枸杞地里參與采摘,“工資當天現采現發,所以老百姓的動力非常大。”
寧夏菊花臺莊園枸杞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健也印證了劉宏波的說法。呂健介紹,該公司在同心縣菊花臺村、旱天嶺村兩個生態移民安置區流轉土地一萬余畝,打造有機枸杞種植基地,“有機枸杞種植基地年用工量達30萬人次以上,年支出勞務性費用2000余萬元,基地的建成帶動園內兩個移民村脫貧致富,讓當地村民不出家門就近務工成為現實。”呂健說,菊花臺枸杞莊園還與1000戶移民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營銷網絡”的經營發展模式,在實現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促進了移民脫貧增收。
菊花臺村是寧夏同心縣的一個縮影。據同心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馬吉芳介紹,為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同心縣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投資、群眾參與的方式大力發展移民后續產業,先后打造了潤德莊園、菊花臺莊園、盛坤枸杞、德谷枸杞等四大枸杞種植基地,年均采摘枸杞用工50多萬人次,全年勞務費用支出2.8億元左右,農民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目前,同心縣枸杞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產值達7億元以上,枸杞產業不僅是當地的“紅色名片”,也成為了民眾脫貧增收的“綠色銀行”。(完)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